托住“青山” 坚定信心
新华社记者 姜 琳
企业是稳定市场的“青山”。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开工延迟、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资金和经营压力加大。但越来越多企业勇于创新、逆境突围,展现出直面困难的韧劲和潜力。尽管下半年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多方合力,夯实企业发展基石,人们对中国经济稳健复苏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过去几个月中,我国从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为缓解企业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第二季度,特别是五六月份,不少企业经营状态和现金流出现积极变化。
不过,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经济全面复苏尚需时间,尤其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困难,因资金短缺“喊渴”和因需求不足“喊饿”,成为当下企业的难题。
保市场主体,要帮助企业“解饥缓渴”。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确保政策的“真金白银”切实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口袋里。通过增强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暂时处于困难状态、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顺利渡过难关,还应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订单扩市场,增强企业“回血”和“自愈”能力。
保市场主体,还靠市场发力。通过稳投资、扩大消费需求等,加速市场的全面复苏和繁荣,让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底气。
没有蹚不过的河,没有迈不过的坎。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留得青山葱郁,就能赢得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