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绿码变橙码,“变色加码”符合“六个不”吗?
1月31日晚,天津市发布最新春节返乡规定,要求各涉农区精准落实防疫要求,规范人员分类管理,返乡人员至少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实施14日居家医学观察,健康码为“橙码”。有媒体报道,这一政策已于发布前几日开始实施。1月28日从北京丰台区回到天津环城四区(近郊区)之一家中的丁文远的健康码就已变为橙色。
政策发布后,计划返回天津的网友炸了锅,有人问,从低风险地区回低风险地区,绿码为什么得变橙码?还有人疑惑,到底哪些属涉农地区?
有媒体咨询后得知,天津将除市内六区以外的其他地区都视为“涉农”。这意味着天津市的环城四区和远郊五区都被划入农村地区。有媒体估计,如果不计入滨海新区,按照天津返乡新规,只有1/50不到的面积算得上城区。
一律将这些地方都按农村进行防控,网友认为有一刀切的嫌疑。作为城市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区,超大城市的郊区与典型的乡村地区有很大区别,精准细分哪些是农村,哪些是城市,在执行操作中完全可行。划分得更精准一点,不仅会方便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还能减少防疫成本。
另外,天津有关方面一律把涉农区返乡人员绿码变成橙码,似乎也依据不足。一般来说,只有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或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封闭管理小区内的居民,健康码才会变橙色。“涉农地区返乡人员一律变橙码”的规定,无异于给返乡人员“画地为牢”。虽然有“经社区管理人员(网格员)批准,可进行必要出行”的规定,但必要外出时手持橙码也会寸步难行。此举相当于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要求的居家健康监测“加码”成“隔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1月31日明确返乡防疫“六个不”,强调“层层加码”和“一刀切”,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如此这般“变色加码”符合中央“六个不”的要求吗?
在精准防疫这件事上,天津有关方面不妨再把工作做得细一些,在细微处显“津”心,让群众放心过个“津津有味”的年。(张典标)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