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扎针灸”穴位要找准
唐佳丽
近来,我省各市的公共空间,陆续竣工一系列小规模的改造项目,如口袋公园、街心雕塑等。由是,作为城市更新的模式之一,“城市针灸”也成为热点话题。
与曾经的大拆大建不同,“城市针灸”强调的是通过小规模的改造,触发周边环境的变化,最终起到激发城市活力,更新城市的目的。不难看出,其“点式切入”的特点,让准确找到“穴位”成为关键。
探“病”是“点穴”的前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和休憩的场所,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了解市民需求,结合城市发展需要,把具有传承特点的区域,作为“针灸”的“穴位”,既能延续社区与市民间长久形成的互利关系,又能让更新与传承完美结合,如此,“针灸”才会见效。时下,沈阳市几座新增的口袋公园,大受市民好评,正是佐证。
当然,落针准确,尚需增强脉络运行的完整性。城市在变化,一次更新,绝非一劳永逸,发展的血液顺畅流动,连接各个空间节点的脉络体系也得强大。因此,找准要穴落针,以此为出发点,刷新城市经络,让城市的原有肌理和历史文脉活跃起来,点、线互相作用,才是上策。
针灸疗病,医者的高明,不是全部手段。作为有机体的城市,其更需要建设者的用心,更离不开大众的支持。让绿地是绿地而非遛狗场,让雕塑悦目大众而非晾菜台……以点带面,全域换新,需要城市中各类活跃因素尤其是人的呵护,如是,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城市,才会有渐进、持续发展的未来。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