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了你的样子
叶星
继《我和我的祖国》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为轴,《我和我的家乡》以区域为序后,《我和我的父辈》以代际为章,通过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四个“父辈与子女”的故事,演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表达爱国与爱家的统一,为“我和我的”系列国庆档主旋律电影三部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着短视频文化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审美和消费习惯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多个短故事为叙事模式、戏剧密度更大的分段式电影,自然更容易为观众所接纳。但由于每个单元时间短、容量小,可能会影响发挥,故事难以展开和深入。不少资深导演,都在“拼盘电影”上栽了跟头。不过,同样“演而优则导”的章子怡,在自己首次执导的影片中,却展现了卓尔不凡的潜质和颇具感染力的“文艺范儿”。
在新中国最艰苦的岁月,生命和美好年华的奉献,让我们在如今的盛世里更能感受到父辈们的力量。《我和我的父辈》之《诗》篇章就是讲述了施儒宏、郁凯迎等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扎根戈壁荒滩、不畏艰难险阻的动人故事。
“爸,你是做鞭炮的吗?”星空下,父子在跷跷板上谈心。
“爸爸是个诗人,我的工作,就是在天上写诗。”这个听起来浪漫的回答,背后隐藏的是特殊年代里,军工人不为人知的艰辛。同影片中一样,1958年,“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做鞭炮。这个“大炮仗”就是我国首颗原子弹。同黄轩饰演的施儒宏一样,邓稼先就是因为当时有颗核弹没有成功引爆,他第一时间去落点收集碎片分析,结果受到致命辐射而不幸患癌,为自己深爱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妈妈,所有的爸爸都回来了,除了我爸。他是不是死了?”大雨倾盆的夜晚,男孩在一片漆黑中哭着质问正在淘水的母亲。狂风暴雨后,章子怡饰演的母亲拿出一盏孔明灯,告诉儿子——实际上,男孩只是他们收养的同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身的同事的儿子:“我们就是做这个的……妈妈有一天也会死。”夜晚,男孩带着妹妹放飞孔明灯,对着天空哭喊:“我以前的爸爸和现在的爸爸都死了……妈妈,我不要你死……”
这是女性导演独特细腻视角下的那个年代、那个事件,感动了银幕前的亿万观众。没有祖国,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奉献,就没有祖国的强大。在那些艰难的岁月,有多少无名英雄湮没在时间的荒漠中。读懂了父辈,就读懂了中国。正如母亲郁凯迎在片尾留给子女的那首诗写的那样:
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将家庭与理想扛在双肩,将道义和无私藏在心间,如水般温润,如山般伟岸。致敬我的父辈,我爱我的父辈!
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我认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你离开以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影片中,《诗》中的哥哥,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诗人,用诗歌记录那些用生命在天空中写诗的人。而施儒宏和郁凯迎的女儿施天诺,则给了邓稼先等这些伟大父辈们完美的回答——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天空中续写父辈们未竟的诗篇。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