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丨格局"致广大",落子"尽精微"
万应慧
习近平主席的2022年新年贺词,蕴含宏伟愿景、饱含殷切期望,贺词中说,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
冬行深处,春即将来。各地的两会紧锣密鼓,举旗定向和具体而微兼而有之,新的开局如何谋篇,在哪里着眼,从何处着手,一道道考题,一张张答卷,正在考验着我们的“致广大”和“尽精微”。
“致广大”,是大势是全局,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尽精微”,是细节是枝末,是万涓成水汇流成河,是解决“民生痛点”和“关键小事”的每一步,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最为简单而朴实的道理。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错过“火候”,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没有“致广大”,无以“尽精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就是系统,是全局;小是要素,是局部。整体决定部分,如果不能够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是无法治理好一个地区的。不能放眼整体、总揽全局的话,细节也做不好。只有从战略的、宏观的、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有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和胸怀,在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辨明方向,也才能打开视野,蓄积智慧。
只有“尽精微”,方可“致广大”。
民生治理之道,发于华枝,始于微末。我们乐见基层治理有很多“微切口”:微力量、微机制、微服务、微改造、微平台……在大格局之下,把小任务落实落细,把政府管理部门、社会服务组织等多元组织协调起来,民生治理工作,无“微”不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人的细微体验,每个“民生痛点”和“关键小事”都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古人讲,“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
赶考路上,每一道答题都离不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接天线”是大格局,要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下接地气”要走进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把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事情解决好。
让我们共同谨记干事成事的方法:格局“致广大”,落子“尽精微”。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