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虽创新高 节粮仍须记牢
李 越
去年,我省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全省粮食总产量达507.74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亩产达955斤,同样达到历史峰值,并在全国范围内创下粮食主产省第一,同比去年,增加量、增幅均创下第一名的佳绩。
两个数字,创下两个“新高”,夺得3个“第一”,不得不说,辽宁这块“压舱石”愈加沉稳有力。
再看全国,总产量13657亿斤,同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同样再创新高,且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然而,“高光”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所以,虽仓廪实,降耗不可松。要知道,唯有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方能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生产增面积、提产量的“加法”越来越难做。而节粮减损,相当于反向做“减法”,却大有可为空间。
节粮减损,刻不容缓。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从生产到零售过程中损失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其中的1个百分点,就是2700余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所以说,节粮减损,等于粮食增产,且是在不消耗任何资源、人力的条件下创造的“无形良田”,对于减排降碳、绿色发展大有助益。
节粮减损,重在全面。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节粮减损任务繁重,空间巨大。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了节粮减损目标,围绕“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全环节,提出一系列扎实的硬举措、新任务,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节粮减损,重在落实。一人之力不足道,万人之力常有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克勤克俭,戒奢以俭,才能真正端稳饭碗。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