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催生新职业 扩大多样就业“蓄水池”
“确实是与时俱进了”“感觉更加专业化了”“新职业提供了更多选择”……近日,“人社部拟发布18个新职业”冲上热搜,颇具时代感的新职业,受到关注和期待。

“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是18个新职业中引发最多讨论的。究其原因,还是教育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孩子在家怎么教、孩子研学怎么报……这类问题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确立从事家庭教育和研学旅行指导人员的职业属性、界定职业工作任务等,很有必要、正当其时。
另一个较为典型的新职业是“民宿管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诉求的不断细化,民宿行业蓬勃发展,“民宿管家”从业者实现由0到百万级的规模跨越。
不少人们以前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的新就业形态,逐渐演变为标准清晰、任务明确的新职业,不断满足着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自2019年人社部重启新一轮新职业发布以来,已陆续发布过四批共56个新职业。新职业层出不穷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不断进步。数字经济火了,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催生了生产侧的变化,带来了“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等“绿色”新职业也应运而生。

就业为民生之本,是经济的“晴雨表”。新职业拓展了职业版图,也让劳动者有了更多就业新选择。根据最新发布的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疫情冲击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其中,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尤其引发关注。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首次突破千万,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在这个背景下,以新职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加速发展,对于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和优化就业结构,都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不妨顺应发展趋势,眼光放远、格局打开,保持平实之心,避免扎堆现象,勇于尝试新职业、新产业及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并不断锤炼技能、提升自我。如此,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越发从容,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新职业打开新赛道,但想要让其变成“康庄大道”,仍需各方保驾护航。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薪酬激励等政策制度;去年人社部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拓展新职业培训,提供一批高质量培训项目”纳入其中;今年人社部开展技能技术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新就业相关培训……扶上马、送一程,各种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引导新职业规范健康发展。
唯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让新职业不再是只可远观、不甚了解的“远方”,而是更加可及、有渠道参与的“当下”。
浓缩着时代进步、饱含着群众向往的新职业,为更多人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新职业涌现。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大新职业“蓄水池”,方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不竭动力。
(文丨董竹)
校对:杨金凤
责编:栾溪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国家网信办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施行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夏粮收获过八成 夏粮收购开局购销两旺
-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吉林公主岭:打造“黄金玉米带”上的现代农业样本
- 【走进县城看发展】浙江省云和县:产城融合谋共富
- 陕西西安市雁塔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干部下沉一线 各方同向用力 精准服务群众(基层治理新实践)
- 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让聪明才智在田间地头涌动(倾听)
- 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青春之声·唱响壮丽的青春之歌①)
- 2000万块古陶瓷碎片!秀出中华陶瓷文明巅峰基因
- 支边支教,用奋斗书写青春(青春派·我们都是青年志愿者③)
-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 南佐遗址:5000年前大型宫殿建筑的神秘面纱期待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