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刘家伟
为推进建设全功能型服务社区,近年来,鞍山市立山区深沟寺街道以社区便民亭为载体规划商铺,将“小修小补”业户整合,建立起便民服务一条街,为居民提供修鞋、配钥匙、扦裤脚等便民服务,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
城市生活,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看似不起眼的修鞋、配钥匙、修自行车等“小修小补”微服务,却一直都是居民生活的刚需,特别对一些老年人来说,需求更是迫切。然而,如今,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城市更新加快,“小修小补”的摊位和服务却越来越难觅踪影。比如,有市民钥匙丢失,却要跑到离家几公里外才能找到配钥匙摊位,着实不便。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已成为不少居民的期盼。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他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确,缺什么就该补什么,打造便民服务圈就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不断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的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
让“小修小补”便民服务跟得上,需要多方合力。在城市管理中,相关部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应为“小修小补”留出一定的空间,比如,合理利用社区、街道“边角料”等场地,为“小修小补”从业者划定经营区域,吸引其入驻,形成定点服务和群体效应;在房租税费上,要给予优惠或减免的适当扶持,让本小利薄的从业者轻装上阵守摊子、搞经营;在创新服务模式上,引导其入群上网,提供网络接单、预约服务等,让居民更方便快捷地找寻到“小修小补”服务。当然,“小修小补”摊点从业者自觉维护市容市貌、公共秩序也必不可少。
“小修小补”中蕴含着大民生。相信各地定会立足辖区居民现实需求,将补齐民生服务短板和提升品质相结合,回应更多百姓不起眼的“小修小补”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服务。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