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剧缺乏专业度就会有塑料感
口碑两极,这句话用在最近热播的职场剧《新闻女王》上,并不为过。从开播一片叫好,到本周打分下降,冰火两重天。争论焦点集中在《新闻女王》的权谋争斗爽感十足,可是“职场”专业度让人大跌眼镜。甚至制作者TVB自家前主播和记者,都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背离新闻行业基本常识,“记者全员开宝马好富贵”“主播敢于临直播前,拒绝播报威胁老板,太夸张”。这些“槽点”虽然并没有妨碍《新闻女王》继续蹿红,却终究没能避免近几年职场剧常犯的通病——即使制作精、演技好、节奏快、撒糖甜、宫斗狠,可是剧中人一旦开始正经“上班”“生活”就露怯,常识欠缺,华美的刺绣缺少结实的底布,表面璀璨夺目,实则千疮百孔。
职场剧,背离专业常识,角色充满塑料感。前不久另一部职场甜宠剧一度被观众吐槽“被尬喂饱”。女主角定位新锐财经女记者,为封面头条采访投资精英,财经金融话题在全剧中蜻蜓点水,每次不过是标签化说一点金融术语,主角会一脸得意地说出“投资公司不会与科技公司竞争”之类如同过家家般的外行台词,对专业性敷衍至极。女主角除了偶尔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大部分时间在偶遇、误会、撒糖。男主角作为创业者,要么紧锁双眉看业务报表,要么就是跟叔叔伯伯开一些“表决心”“许诺言”的看似冲突激烈,其实言之无物的工作会议。由于没有专业性加持,主角充满塑料感,装腔作势格外可笑,剧情也就显得幼稚而没有说服力。编剧对金融领域、对财经新闻制作常识的无知,让一部包装奢华,充满靓女俊男的甜宠剧,只剩下齁嗓子眼儿的甜,而毫无回味。《新闻女王》中,为了体现全员搞事业的氛围,让所有人在职场中为了攀爬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表现权力斗争冲突,主播在直播前提出条件,威胁上司答应,这不是职场斗法,而是铤而走险。任何人违反了基本职业伦理,结局不是得偿所愿,而是被扫地出门才符合常识。这让人想起更早的《欢乐颂》,为了表现安迪商战杀伐决断,台词中居然有“我开始做你对家,你做多、我做空,你做空、我做多。你不用关心我会不会自己亏钱,我宁可自损一千,换你八百。”这种凭一己之力搅翻百亿市场的无知狂妄,让专业人士看完都只能爆笑尴尬。编剧滤掉常识,让人物基本人设崩塌,霸总显无知,精英变外行,剧情只能强行凹造型。
职场剧,背离生活常识,观众既无法共情,更难以共鸣。这几年,一些职场剧另一个特点是全员精致生活,一边喊着北上广新人不易,一边剧中一线城市打工新人均两室两厅。真实职场里新人领着最低薪水,往往干着最烦琐的工作,在一线城市生活更是重重困难。职场剧中的新人年龄不过30岁,人均住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现实中当然有条件好的,入职后迅速积累财富的例子,但国产职场剧里的打工人动辄站在家里宽敞落地玻璃窗前看着核心地段的灯红酒绿,为情所困暗自神伤,实在让为生活奔波的观众难以共鸣代入。戏剧当然可以虚构,也可以极端,但既然是职场,职场的基本生态总要有个现实基础,滤掉常识的职场剧,只能漏洞百出。
职场剧,背离审美常识,让人物苍白化、情节模式化。从《小时代》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慕强叙事审美模式,剧中主角的美貌、道德水平与财富水平成正比:富人美貌慷慨天真,收入低的人平常呆笨心机,这种模式被平移到了职场甜宠剧中,背叛女主的前男友和介入感情的第三者,都是家境差,想逆天改命的普通人,第三者的舅舅是给霸总男主开车的司机,两人的房子也狭窄逼仄,开的车也低端,相貌也是二流水平。让弱者做小丑,让强者赢得荣耀幸福,这种“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的审美逻辑,背后是叙述者势利的眼光,慕强的心态。
职场剧的悬浮,说到底一方面是从业者懒得下功夫讲述有专业度的故事,另一方面为了让故事甜宠丝滑无痛,却失去了生活本来的真实质地。人们需要童话,但不能只有童话。人们喜欢八音盒,但是更尊重复杂深刻的交响乐。甜点能赢得一时的喜欢,营养却不能缺少坚韧的纤维,常识就像剧情的维生素,一直缺少,再精美的大餐,也会让人因营养不良而放弃。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