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快评】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你们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这很有意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总书记的回信彰显出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期许,必将激励我国广大青年奋勇拼搏、开拓创新,让青春在新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开展大学生创新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新、以赛促用,对于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教育改革、促进高质量就业,培养当代青年科技素养、为科技创新储备人才,拓展国际科技创新交流空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为我国青年投身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空间和更好机遇,也对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青年要弘扬科学精神,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把国家所需和个人所长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勇挑重担、勇克难关。要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增强学习紧迫感,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力量。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要持续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好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在创新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力争在未知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创新梦想,助力更多“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竞赛的平台,也是交流的舞台。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深度、友好的交流,不仅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为共建美好未来打下友好的基础、厚植合作的氛围、增加团结的力量。各国青年学子、优秀创客、顶尖人才等应以大赛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在互学互鉴中增进彼此友谊,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澎湃,新时代青年意气奋发、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砥砺奋斗、勇毅前行,努力成长为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在广阔天地展现才思,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央视评论员
责编:杨东溟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关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 文明遇鉴|这个“地下军团”为何会成为“国家名片”?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0月7日—10月13日)
- 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学习进行时丨人间重晚晴——习近平总书记尊老爱老的难忘瞬
- 习近平会见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梁强
- 第一观察 | 习近平主席再谈“同球共济”
- 习近平: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 习近平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
- 薪火相传丨一草一木 清香隽永
- 习近平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